糧情測控系統現狀
文章出處:本站 人氣:705發表時間:2019-05-14 09:55:02
糧食測溫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國家機械化骨干糧庫改良中國糧食流通項目的建設為測溫技術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1998年以來連續450億T國家糧食儲備庫的建設更是為糧情測控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沒有的機遇。從事測溫設備研制、生產和經營的企業從較初的兩三家發展到五十多家,市場繁榮。測溫設備的功能也從剛開始僅能測得糧食溫度,發展到糧堆、倉內空氣、室外空氣溫濕度測量、自動生成溫度變化曲線、通風控制輸出等。
1 糧情測控系統現狀
目前糧情測控系統已具備糧食溫濕度檢測、超溫警報、自動生成各種報表、自動存儲歷史數據并據此自動生成糧溫變化曲線等眾多功能。盡管如此,糧情測控系統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和待改進之處。
(1)由于整個系統為模擬信號傳輸方式,抗干擾能力差、工作不穩定、系統精度較低。
(2)倉內分線器的密封多采用流動性差的熱熔膠,對分線器內線路板和電子元器件密封不嚴,以至于使用一段時間后特別是采取熏蒸措施后分線器會腐蝕。
(3)倉內通訊電纜普遍采用銅芯鍍錫線,但安裝時接線端頭密封處理不嚴受到熏蒸氣體腐蝕,導致分機與分線器的通訊異常。
(4)分機、分線器金屬外殼和通訊電纜的遮蔽層相互間未能連成良好電氣通路,且防雷接地電阻大多達不到≤4Q的要求,防雷擊效果不好;由于系統內大多未采取SPD浪涌保護器,來自電網的高次諧波也經常擊毀電子器件。
(5)測溫電纜內傳感器與鍍錫導線的連接在電纜制造過程中有些受傷,后在運輸、安裝和使用過程中隨著電纜的卷曲、盤繞和擺動被折斷,形成個別傳感器無信號;立筒倉和淺圓倉內的測溫電纜還經常由于出糧時產生的摩擦力而拉脫皮或拉斷。
(6)測控軟件的設計也有缺點,對軟件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標未作具體或量化的要求,對軟件接口未作全方面的定義。導致目前人多數系統應用軟件功能不統一,系統的使用與操作不規范。
(7)由于從事生產糧情測控系統的廠家很多,行業內又無相關的產品標準,導致產品型號規格各異、軟硬件接口不統一、系統功能參差不齊等混亂局面,對分期建設又有不同的兩個廠家中標的儲備庫造成管理困難、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下一篇:未來糧情測控系統發展方向上一篇:糧情電子測溫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同類文章排行
- 環流熏蒸時環流一次時間多長才合理 ?
- 環流熏蒸設備操作規程標準
- 糧情檢測系統的檢測范圍有哪些?
- 環流熏蒸設備第1次工作后要連續工作多長時間?
- 環流熏蒸時環流多長時間比較合理?
- 糧食熏蒸是什么?為什么要用到環流熏蒸設備?
- 糧庫環流熏蒸系統配置方案及流程
- 糧庫通風地籠的安裝技巧
- 多功能糧情檢測系統怎么樣?
- 糧情檢測系統安裝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