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市場報:變快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建設糧食產
文章出處:本站 人氣:757發表時間:2018-08-15 06:18:53
黨的十八個會議以來,以國家領導為核心的始終把糧食保障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立足世情國情糧情,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和重大部署,全方面實施國家糧食新戰略,我國糧食形勢總體穩中向好。國家領導指出,保障國家糧食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要開發“原字號”,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糧食的精深加工,做強綠色食品加工。總理強調,要統籌糧食收儲、庫存吞吐、加工轉化、物流配送、市場供應等環節,積極培育新動能,變快推動我國從糧食生產大國向糧食產業強國邁進。國家辦公廳印發《關于變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變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明確了思路目標和政策舉措。我們要把思想行動高度統一到國家決策部署上來,積極作為、協同聯動,切實做好糧食產業經濟發展這篇大文章。
一、充分認識變快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
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是興糧之策、富農之道、惠民之舉,對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高的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保障體系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是落實總體國家保障觀,進一步筑牢國家糧食保障基礎的必然選擇。糧食保障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經過加工轉化和物流配送,把成品糧油及時供應給消費者,才實現了糧食保障。糧食產業經濟對糧食生產具有反哺激勵和反饋引導作用,對糧食消費具有支撐培育和帶動引導作用,是糧食供求的“蓄水池”和“調節器”。糧食產業經濟越發達,糧食保障穩定性就越高,抗風險能力就越強。
二是,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變革,變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有力舉措。當前,糧食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產業鏈條短,創新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只有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變革創新,才能加速結構優化、動能轉化,補齊“短板”、改良供給。
三是,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是實現糧食生產發展與經濟實力增強統一,保護和調動重農抓糧積極性的途徑。充分發揮加工流通的增值效應,有利于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形成糧食興、產業旺、經濟強的良性循環。
四是,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是落實以人們為主的發展思想,幫助農民持續增收、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的現實需要。有利于幫助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更好服務“三農”大局;有利于順應消費升級趨勢,讓城鄉居民“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吃得方便”,更好服務“健康中國”建設。
二、準確把握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要點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全方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糧食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深入貫徹習國家領導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立足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要點,以供給側結構性變革為主線,變快推動糧食產業經濟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具體來講,就是盡快實現“三個轉變”。在發展動能上,盡快實現由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撐為主向創新驅動主導轉變,激發糧食產業技術創新,推動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加速成長;在發展路徑上,盡快實現由各環節分散經營向“產購儲加銷”一體轉變,發揮糧食加工轉化引擎作用,接一連三、協同聯動、結合發展;在發展目標上,盡快實現由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質量效益提高轉變,增加綠色優良糧食產品供給,變快推動產業邁向中高水平。到2020年,初步建成適應我國國情糧情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
同類文章排行
- 環流熏蒸時環流一次時間多長才合理 ?
- 環流熏蒸設備操作規程標準
- 糧情檢測系統的檢測范圍有哪些?
- 環流熏蒸設備第1次工作后要連續工作多長時間?
- 環流熏蒸時環流多長時間比較合理?
- 糧食熏蒸是什么?為什么要用到環流熏蒸設備?
- 糧庫環流熏蒸系統配置方案及流程
- 糧庫通風地籠的安裝技巧
- 多功能糧情檢測系統怎么樣?
- 糧情檢測系統安裝施工方案